close

詳細身心靈課程資訊請參考 :  https://newagecollege.mystrikingly.com/

影片欣賞1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z5ZCZgMFI&list=PLYoiVgp3E3w3IIpu9lzGMi0YyD8ikpDxW&index=2

影片欣賞2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_wJ93VyGdE&list=PLYoiVgp3E3w3IIpu9lzGMi0YyD8ikpDxW&index=1

一、個人簡史、研究背景與實務經驗

自有識以來,筆者在心裡就常常問自己:爲什麼會有我?人爲什麼會活著?生活的目的何在?如果我不想活,可不可以死?死了以後,又是怎樣的情況?這宇宙從何而來?廣闊無垠的漫天星海和我這渺小的身軀又有什麼關聯?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這些答案?這些問題就如排山倒海般不斷的湧入我幼小的心靈而始終無法排解,當內心深覺苦悶時(甚至也想到自殺),就透過自己寫散文、詩歌、親近教會與主(因為國小二年級時曾有「遇鬼」的經驗加上當時導師的傳教宣揚),閱讀《荒漠甘泉》,並藉由禱告以求得暫時的緩解。

還記得國小五年級時,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我寫希望以後能在山林間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為,從小不知為何對世間就有種虛幻不實的感覺,對世間的一切似乎只有「苦」的感受,而絲毫沒有驅使我想要汲汲營營獲取什麼事物的根本動力,也因此,被老師罵太過悲觀,一股濃濃的莫名愁緒,始終在我孩提時代無法抹去。

國中到高中階段,課業壓力沉重,這等問題就在升學主義的麻痺下被淡忘了六年,考上大學後(事實上,第一年我考得很爛,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考上大學和解決生命存在有何關係,第二年我的成績可以考取台大土木,後來志願分發上了交通大學,其實也只是想向父母證明我的資質並不差而已,內心還是對生命充滿苦悶,儘管當時父母非常高興的替我放鞭炮慶祝),這些埋藏內心深處已久而又無法透脫的疑惑,終於在一次又一次夜深人靜的夜裡,從思緒中一一地跳現出來。讓我再次思索著:人究竟存在的這一遭是為了什麼?每個人似乎都很努力的活著,小時候爲讀書而活,完成學業後,爲工作而活,長大,結婚生子,爲家庭而活,這樣的一輩子究竟能有什麼樣的價值呢?然而似乎大家都是如此的生活不是嗎?我又何必想那麼多,自討苦吃,給自己憑添許多愁呢?

不過,仔細想一想,社會上似乎又有著一批人,他們並不是這樣的想。終其一生他們將生命奉獻給天主,成為神父、修女,或者出家為僧,甘心過著清苦修道的生活,這又是為什麼?難道他們都是憤世嫉俗或是逃避社會的一群?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又是爲了什麼?只因單純的信仰理由?我又陷入了長考。儘管在大學時參加了「交清聯合團契」,也曾一度有過「聖靈充滿」的短暫經驗,然而面對當時以理工掛帥極度缺乏人文(更別說心靈了)氣息的交大環境,內心仍然無法感受到因為信仰而有獲得重生的喜悅,大學生活,就在渾渾噩噩的夢中消逝。話雖如此,大學的理工背景,卻讓我在理性分析與科學知識上受到相當程度的訓練,直到後來,我終於在量子科學(觀察者效應、量子糾纏現象、真空零點能量等實驗)中,發現了宇宙背後的真實(你創造你的實相)!

服完役後,曾一度申請到加拿大攻讀心理學(因大學時,修習過「應用心理學」課程,對自我成長有些幫助而產生興趣),後終因家裡狀況而未能成行;不過沒隔多久竟想不到一頭就栽進了佛門,整日過著和出家師父們一樣地吃素念佛暮鼓晨鐘的生活。這段期間的沉潛,對我的人生,回想起來,的確是有很大的影響;對於從小就依賴的祈禱力量和基督的慈愛,更有一番極為深刻的領會;此時對生命雖尚未找到答案,然已有了出口方向。

因為,這段學佛的歷程使我猛然驚覺,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我們的教育始終對自我生命的存在價值並未給予正視,孩子們總是在成人世界的期盼與應該成為怎樣有出息的人的眼光中,去捉取以後應該長大的樣子,我們成長在我必須如何才對、才好的努力追逐名利的遊戲中(好聽一點,說是出人頭地),期盼得到外界的掌聲和認同,殊不知任何一個個體生命,其存在的本身就是受到歡慶與祝福,生命的價值就已是具足了圓滿、平安和喜悅,不過,我們卻總是認為生命太過單純以致於是需要被填塞,才能豐富人生,這也是導致因為對自我圓滿生命的認識不夠,而產生了今日許多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包括自殺、吸毒、暴力、墮胎、雛妓等等)的主要原因。換言之,他們並不是失落的一群,也不是天生的壞胚子,他們只是跟我當年一樣,找不到生命的出口,心情煩悶乃致更不想受到課業的束縛而已。由是,我開始有了想學習並興起從事「身心靈教育」工作的決心。

由於在佛門中的一些身心與靈性上的體會(如身體的氣機發動、失去身體意識、精神上的輕安自在,乃至與靈界的數次接觸等),於是一年之後決定研究佛學,而進入當時國內第一所佛教創辦的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求研時,除了對中國儒家(學庸誠心致性之學)、道家(老莊逍遙無為思想)、佛家(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透過覺照修鍊可以回歸如來本性;宇宙終極實相—常樂我淨),禪宗(明心見性、殺機活用、當下即是)等生命哲理多所涉獵外,因著大學的理工背景,故碩士論文以佛學與科學之對話與會通為研究主軸,而以最善探討精神界(心識)與物質界(色法)的佛教心理學—唯識學派(萬法唯識)來與當今量子物理(觀察者效應、波粒二重性、測不準原理)、光學理論(顏色、物狀都只是能量訊息在視神經網膜裡的變現)、全像宇宙(一即一切)、神經醫學(眼耳鼻舌身—前五識作用)等學科理論相參照,完成了《試論色法存在的客觀本質》之學位著作。研究成果顯示:心識與物質都可以能量信息的理論來說明,亦即,一切都是能量的存在,外在客體是我人「阿賴耶識」能場的化現,物質客觀存在於外的認知,已非事實。

順便一提的是,在華梵東研所有一別具特色的必修課程—「覺之教育」,當時是由筆者恩師 熊琬教授所教授。由於個人的科學背景,加上對傳統生命文化各家思想的領會(筆者當時對南懷瑾老師書籍特別喜好,並與其弟子曾為高雄地方法院法醫的洪文亮醫師接觸過,洪醫師專研於醫學和唯識學的融通,碩論中有關神經醫學部分,受其啟發甚多),使得筆者最後得到有史以來最高分的榮譽—98分。

除了在學校課程的研習外,筆者也於此時接觸了「奧修靜心中心」、「琉璃光養生世界」雷久南博士所推動的「愛護地球、有機飲食、吃出健康」之身心靈整體健康運動;同時習練林子珍女士等所創立的「長生學」徒手能量療法,對於身心靈整體健康觀念與全方位的能量世界探討,在隱約中,似乎找到了生命與人體,宇宙與人生的奧秘。於是除傳統宗教領域外,開始展開認識宇宙生命的身心靈學習之旅,積極吸取一切有關的知識,如世界各地的薩滿巫術、量子物理、混沌理論、蝴蝶效應、生命能場、禪修靜心腦波研究、能量醫學、光能身體(脈輪)、瀕死經驗、催眠回溯、兒童自動回溯前世記憶檔案、夢境研究、靈界訊息、心靈科學(超心理學)、超感知力(ESP)與心靈致動(PK)實驗、念力科學、心靈科學引導者賽斯資料(筆者認為其乃佛教唯識學今日最佳的精緻闡述與補充,因「一切唯心、萬法唯識」,正是目前賽斯心法最夯的一句:「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的現代解讀)、與神對話、奧修書籍等等的新時代(The New Age)哲學與科學資訊。

民國91年,基於對中國傳統生命文化的喜愛,也想接觸兩岸三地師資以擴大學習視野,遂在因緣際會下,進入了曾有國學大師錢穆、羅香林、唐君毅、徐復觀、南懷瑾等駐錫過的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文史所博士班就讀(當時文史所所長為香港大學中文系退休的何沛雄教授;文學院院長則為台灣政大歷史系退休的胡春惠教授)。博士班期間,曾與李志文教授(其為香港知名道教研究專家及道教文化推動者),參訪了陸、港等地著名道廟(如白雲觀、黄大仙、清松觀、圓覺玄學院等)的科儀,並親見由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徐芷儀教授所主持的「了閒壇」扶鸞過程,對於靈的存在與生命存有,更覺應拋去過往神密面紗而有重新解釋的必要;此因,當時筆者已接觸新時代賽斯資料,對於扶乩一事,雖不否定,但亦不認為其必是外靈的顯證,推測極為可能是其潛意識或「多重次元人格」的覺知。

博士論文,筆者以研究中國佛教彌勒史學(彌勒為印度唯識學派的創祖)為主,特別對於宗教受到政治(領導者意識形態)干涉以致扭曲的狀貌詳實說明,完成了《彌勒信仰與輪王政治》學位著作(該論文不僅獲得台灣中研院文哲所李豐楙教授與政大中文系退休也是敦煌俗文學專家羅宗濤教授的肯定,同時也得到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李潤生主任的讚許,而以總平均90.2分,創下珠海博士生中最高通過口試審核者)。根據拙作研究顯示:誠如錢穆先生於《國史大綱》中所說的:「凡治史有兩端:『一曰求其異,二曰求其同』。何謂求其異?凡某一時代之狀態,有與其先、後時代突然不同者,此即所由劃分一時代之『特性』。從兩『狀態』之相異,即兩個『特性』之銜接,而劃分為兩時代。從兩時代之劃分,看歷史之變。……何謂其求同?從各個不同之時代中,求岀其各『基相』。此各跡象相連銜接、相連貫而成一個整面,此為全史之動態。由通覽全史而覓取其動態,因為『變』之所在,即歷史精神之所在。」由是鑑古知今,無論個人、社會、國家,乃至全世界,其演變過程必有跡可尋,方知歷史、文學、哲學、宗教與人類生命價值取向,實與該時代的先驅—隱藏性的反動思潮(變之因子,如今日新時代哲學、量子心靈科學的出現)密不可分。因此,啟發新視野,發現新真實,也成為筆者日後經常思索,如何從事整合身心靈為一體之教學的一項挑戰。

從博士班期間直到現在,筆者教過的大學有義守、大葉、嘉義、北科、北大、馬偕、醒吾、台藝、佛光、東華等遍及北中南東各地區,無論教授的是宗教、文學、歷史、人生哲學還是心靈科學等方面的課程,筆者都會注入「心靈」的成分來啟發學子們的生命視野並重新肯定自我的身心存有,擴展並建立起其對自身生命和宇宙生命的偉大信任與無比價值。甚至,在一般均認為非常無趣的大一國文課裡,筆者也將每一篇文章,盡量與我人處於人世當中,導入所應具備正確的生活理念、人生哲理、生命態度乃至靈性詮解(如泰戈爾的《漂鳥集》),而與同學來一場心靈饗宴。

除了在各課程上注入心靈的理念外,筆者這些年來,也將自身所學完成了十數篇佛學、佛學與科學及心靈科學等論文及二部有關身心靈的著作。而在實務經驗上,首先,筆者與內人從2003年起,便多次一同參加雷久南博士在美國及台灣主持的身心靈成長研習營,也接觸到美國學界和民間團體的一些特殊人士(如美國能量醫療先驅,能看見人體能場的唐娜˙伊頓女士;已被美國醫療界視為康復奇蹟的米契爾‧梅博士;前美國探測協會會長,創辦「歐札克學院」Ozark Research Institute的超時空康復治療師哈洛‧麥寇爾等等);2005年也完成了「長生學」徒手能量療法高級班結業。對於心靈力量,人體能場的存在療效,更有親自並深刻的體認及經驗。同時,筆者也學會了唯識深層意識溝通、心靈回溯催眠等技術,在工作坊所帶領的ASC意識引導過程中,更加入了帶領個案對自我意識的覺察,以解除目前遭遇問題所產生的可能性根源。而這些都可活用在日常生活中,並幫助他人於無形。

其次,筆者與內人,也共同學習了古老印度密宗瑜伽行派—中華民國阿南達瑪迦瑜伽靜坐協會,透過實際瑜伽體位法的初、中、高級班身心修練,及瑜伽身印、手印、心印與人體生理、情緒、靈性等關係的學理研修,而知在遠古的印度修行體系中,便有極多的身心靈統合論哲理,以及承踐此理念的覺者。同時,筆者也與內人共同習練在傳統中國武學、道功上有精實修為的各家之養生、練氣功法,對於身心的調和,氣感的覺知以及導引深息,頗有如人飲水之感。

再者,因於過去對新時代哲學的熱愛,筆者與內人接觸了許添盛醫師(前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目前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所領導的心靈成長團體,許醫師也是目前華人世界推動賽斯觀念最強而有力之人(目前賽斯資料原稿,全交由耶魯大學圖書館藏,同時耶大也產生了第一位以研究賽斯思想而取得博士學位者)。筆者認為,若要通盤了解身心靈的全我觀,從心靈科學引導者賽斯的思想中去發覺及輔助,將會是一條可行的捷徑,因為,賽斯資料所探討的範圍極廣,涵蓋了心理學、心靈科學、醫學、神學、玄學、物理學等;所論及的概念,包括了物質的性質、時間、世界、神的觀念、可能的宇宙、夢與多重次元實相、人類人格的多次元性、內我的能力、健康與轉世等等的問題。目前就有頗為認真的學員正在與我學習賽斯書《靈魂永生》的課。

二、對現今生命教育的檢視

1979年,澳洲雪梨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LEC),其最初設立的宗旨是基於對青少年日漸嚴重的「藥物濫用、暴力與愛滋病」的防制。而我國生命教育的提出,也與台中女中資優生廖曼君的自殺有關,所以當時有關中等學校「生命教育」的規劃責任便交給了台中曉明女中負責。民國九十年教育部曾志朗部長更宣布為我國的「生命教育年」。目前國、高中的生命教育,已有了相當的規劃與單元設計,甚至連香港中小學校長也常常組團前來台灣觀摩學習(筆者的老師—李志文教授就經常從事港台這方面的交流參訪);至於對大專校院的生命教育課程,目前似乎並沒有較確切的推廣與實際作法。有的只是相關性的哲學、宗教、信仰、倫理、偏向臨終關懷與死亡教育等的課程來附帶討論,甚至在通識教育體系中,以「生命教育」為課程名稱者也不多見,更遑論是「身心靈」的全人教育觀點了。

如同尉遲淦教授所提出的,生命意義認知的問題要比自殺問題來得更根本,無論是大專以上或大專以下的學生所需要的生命教育課程規劃,應該都是能夠藉著對生命與死亡意義的了解與實踐,來達成尊重生命目標的課程規劃。然而如何能夠讓我們大專青年對生死意義有所了解並加以實踐呢?這的確是目前推動大專院校生命教育最大的問題。如果這個根本基礎沒建立好,那麼接下來的教育工作,都將成為形式上作業。

筆者認為,身心靈教育與哲學教育是不同的,心思敏銳的西方哲學家,總是能夠比常人更能思考、發覺問題,其所提出的理論固然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如何面對與解析問題,然而哲學家自身卻通常對所提出的疑問無法解套,以致精神苦悶,乃至發瘋者有之。而倫理或道德(乃至法律)教育,其也並不能等同生命教育或身心靈教育,儘管在西方也有其完整的理論建構體系,然對於現今處於如此思想開放混亂、到處社會充滿欺騙強奪的時代,所謂明辨是非、公平正義的原則,早已在成人世界的生存遊戲裡被摧毀了,又如何能期許時下的青年朋友們必須在良知下規範其行為呢?倫理道德的教育勸說,徒成紙上談兵而已。

事實上當一個個體對自我身心靈整體生命存有的價值與意義深刻體認時,倫理道德的良知良能,將很自然地成為其自我生命實現的一部分,實在毋需道德勸說,更不用依靠人為法律來約束其行為。

至於目前的宗教教育,由於主要是透過今日的社會科學、心理行為等理論來研究,是基於所謂的務求理性客觀的分析(這就像是,行為科學派觀察到兒童的偏差行為,於是用各種外在方法去矯治他的行為偏差,卻不體察這兒童的心,到底在想什麼;同理也可放在目前的醫病關係上,醫生只看到病相去醫病,卻不問病人心情好不好,究竟為何會生病的原因),於是原屬於原始宗教共同具有對大自然一切生命的尊重,一切萬有都具有偉大的靈魂且彼此相互連結的這一重要因素,被徹底排除了!這最重要的「宗教靈魂」遂致隱微不見!也使得目前我們所理解的原始宗教已多半淪為迷信、無知、殘忍、野蠻的錯誤認知!另一方面,眾所知之,今日世界的三大宗教體系,在後來的歷史演變中,也因於人為因素(包括政治、社會、經濟、戰爭等)而趨於異化並與地方民族色彩結合,使得目前的宗教也已喪失了原本對自我靈性追尋的功能,不再是以體認全體靈性之生命的面貌呈現。

不過,令人幸慰的是,在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中,對人的靈性發展與自我生命完成,至今我們仍可窺探到這原始宗教一脈相傳並始終保有豐富的身心靈文化資產所展現的力量(這部分資訊,可參考人類學者阿貝托博士《印加能量療法》系列專書及其相關網站)。儘管在這兩三百年科技昌明之際,他們曾一度被遺忘甚至被消亡;然筆者認為,其實,目前所推動的身心靈整體健康觀念,是要重新喚醒以現代人自居的我們人類在內在本即具有的古老心靈智慧,並且配合現代知識以去蕪存菁。

因此,如何執行身心靈全人教育以達到這份對生命的體認呢?無可諱言也不應該逃避的,除了我們將古老的宗教生命文化沿承下來,更需要與今日西方豐富的科學研究(如上所舉,儘管有些並非為主流科學所認同),和現代靈性修為的大師現量證言(如奧修、歐林、克里希那穆提、葛吉夫等等),以及與來自另一次元(靈性世界)更高智慧的訊息(如賽斯,儘管學術界仍對一切屬「靈」的知識漠視不管)所孕化出的新時代哲學相配合。

基於長期以來對身心靈理念的實踐與研究,筆者認為,凡存在的,其必是意識與能量的組合凝聚,個體的存在都以其專屬的自體波率的形式呈現,以別於他體,此因自體必須是在宇宙全體的排他性考量下,才能以他的獨特性存別於他體,因此,自體本身就包含著宇宙全體的因子(全像宇宙觀),是以,無論是有情眾生或是無情草石,乃至無邊無際的星河宇宙,都是一體的生命共存(古言:人身一太極,宇宙一太極,是也),而且必是生生不息的運轉下去。因此,莊子才能以生死一體、適性消遙的達觀面對生命,孔子在《易經‧繫辭傳》裡也道出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的宇宙生滅道理,老子更以循環往復作為道的生命運作方式,即便是外來的佛家,佛陀也以透脫生死輪迴、進入「常樂我凈」作為身心安頓的終極目的。過去所言所謂宗教或信仰的力量,其實正是人類尚未對生命整體面貌的未知的巨大視野(未知的實相),如果生命不僅僅是這一肉軀,如果所謂渺小的個體生命竟是全體宇宙生命一體的縮影呈現,那麼,我人真的必須好好省視過去智者所主張的「天人合一」境界,和面對這一遭的生命之旅究竟所為何來,以及真正的生命本質究竟為何,此等重要課題了。

三、新時代的身心靈全我觀的理念建構

值此寶瓶世紀(Aquarius)人類心識大轉變的新時代來臨,推動身心靈,就如同當年胡適提倡新文學運動般,需要大刀闊斧迅速宣揚及注入新的活力元素,尤其是找回過往及今日關於高層次「靈性」的知識的宣揚,已刻不容緩!(面對目前氣候日趨異常、人心惶恐不安的種種情況,如賽斯所言的,人類在公元2000~2075年,將會是一個處於內外世界均是在大動盪的時代!)何以如此,筆者願話說從頭,以說明今日新時代思潮確實已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

人類文明的演進至二十世紀末時,已到達了一個追求物質發展的高峰狀態,然而,隨著外在的瘟疫、暴力、戰爭、殘害、詐騙、失業、經濟不景氣,內在的焦慮、自殺、身心症、癌症、各式的疾病接踵而來,反映在心中對未來不確定感所產生的徬慌與恐懼,也同樣呈現了高峰狀態。不過,因著寶瓶世紀的來臨,一些來自時空之外的訊息湧入,地球所處的宇宙時空也相對產生了變化,一股新文明正醞釀著誕生;這股想要改「變」過去機械僵化的物質宇宙觀之新思潮,將會帶領著整體人類轉向精神領域的探索和提升。例如,過去長期分工、各自努力的哲學、教育、心理,宗教、科學、乃至神祕學等,於今日,不約而同正在往找尋生命的真相與原貌上行走;在過往各立學術、眾多分歧的表象下,統合宇宙萬有的真理,已逐漸在各個領域中悄然浮現。於是心物一元、色空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或是身心靈整體健康觀念的推廣與樂活運動的出現,成為現代世人所常能聽到的概念,而如何認識內心意識與外在世界的聯結並提升我人之身心靈,也成為人類未來共同追求的理想與願景。

由是,新時代哲學的光芒開始照耀在每個地區,以歐美發端的新時代運動,目前已在世界各領域中開展,如相關身心靈的各地集會演講、教學課程、書籍出版、大自然音樂、科學與醫學的「全人新生命觀」,節源減碳愛護地球的環保運動等。究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喚醒及提升人類迷失已久的心靈,以回歸我人終極生命—光與愛的本質,進能邁向天人合一、世界和平與萬有合諧的未來。

儘管目前台灣在新時代運動上,已有民間團體的熱心推動,舉辦演講,也有出版界引進各種不同紛雜的訊息,一系列出版這類如「新時代」(方智、世茂)、「新心靈」(遠流)的書籍,而奠定了一些基礎;然而,在正規學術界上,其仍是屬於處女禁地,多數學者對此仍有所顧忌或具排斥感,甚至是不削一顧。

是以筆者認為,將身心靈觀點納入在未來將從事於生命教育的專業工作的教學之上,將會是極佳的切入點,讓這兩股學理配合,必將帶動日後在人類哲學的質能轉變,這也是筆者,想盡自己所學,以最大的誠意,希望從事身心靈工作的原因。

有關身心靈這部份的課程實施,筆者認為,若要擴展人類集體意識,則勢必我人先要有開放的心胸,才得以另一種多元且整體的觀點來省察宇宙的真理和意涵,並方可接受來自宇宙在各層面的無限可能性力量。因此,筆者將會將這十餘年所累積對新時代相關書籍(包括之前火紅的《秘密》一書所揭示的「吸引力法則」也可說是新時代思想的基礎書)研讀的體會,透過帶領同學認識賽斯思想書籍(因其甚為難懂,許多理念甚至超出時空光速與科學理論的範圍,例如,像佛教所云的法身之「意識單位」的週遍法界存在,以及過去、現在與未來是同時性的存在且依然在不斷地演變活動中等,這些說法,雖尚未被證實,但令人欣喜的是目前量子物理、真空能量已有稍微觸及)與一些實用技術的練習(包括催眠、深層意識溝通技術演練、能量實作體感等)來建構完成。底下我們先引賽斯思想來扼要說明何謂「新時代身心靈全人教育觀點」:

誠如許多的身心實驗所指出的,疾病多半是來自負面的情緒(賽斯在《未知的實相》中更直接指出就是來自負面的想法,而導致人體能場的阻塞,終致發病於身體),因此,如何釋放及清除負面的情緒,將是我人身心康復的關鍵。但,負面的情緒又是如何產生呢?一般以為是外在的環境、事件,或與他人的衝突等,其實,真正造成負面情緒的主因,是來自我們負面的人生觀與負面的思考模式。是以,除了要釋放和疏導負面的情緒外,我人更需積極撼動且拔除負面的信念及建立正確的身心靈觀念。

在身體方面,拿掉所有對身體的負面思想與懷疑(如身體只是個聚苦為果的業報之身,是個充滿慾望的不淨之身,是個生老病死的臭皮囊等),相信身體是神聖,充滿靈性,具有智慧的,時時疼愛及讚美身體是健康與充滿活力的,全然的相信身體具有偉大的自我平衡及調癒力量。

心理方面,去除所有一切對自我否定及不信任的想法(我常告訴同學,這個世界最大的詛咒,就是對自己的否定)。徹底擺脫宗教有關原罪與業障的觀念束縛,深信這世界並沒有一個撒旦、惡魔或不好的欲望在誘惑著我們,有的只是我們對人性的誤解、扭曲與壓抑。相信人性是至真至美的,自己也是如此的美好,所有一切,人性、大自然、世界及宇宙的整體活動,都是如此的朝著背後藏著的是最大的善的意圖在進行著(不過,要認識宇宙的美好,我們通常是藉由真實體驗其不美好的對立面,才能發掘、珍惜並深刻了解其原本的美好)。

在心靈方面,拿掉一切對心靈錯誤認知上的恐懼,深信宇宙萬有的本質是愛。每一個來到地球的生命,都是來見習與體驗的,無論生前或死後,並不會有一個審判、指責、高高在上的命運之神,會來處罰或捉弄我們,而使我們受苦受難。深信生命是被全然的了解、接納、愛護以及祝福的。深信那至高的靈性,時時在我們身邊傾聽著,且透過我們內在的直覺、靈感、衝動、頓悟與愛的湧現,來回應與指引我們的需求。而我們也會因為循著自己對靈性的信念,創造了我們實際的具體體驗。

若此,站在教育的立場而言,培育出一位健全的人格,並能配合其對於身心靈理論與相關技術的把握,應該是更強而有力與實用的專業教育!

四、結語

筆者因著過去在追尋靈性生命的期間裡,深刻體認到,一切的存有都是宇宙心念大能的一體共存,而非精神界與物質界、人類與大自然、內與外的絕然分立,因此,在大專院校推動身心靈整體觀念尤其是加強認識自我靈性的教育課程,勢必對青年學子們,將有極大的助益,從而讓其能真正發覺生命、體察生命,進而能尊重生命與熱愛生命。故結合今日身心靈的資訊,必可對我人究竟是誰的生命整體有了更完整的認識。那麼,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也能更以一種宏觀的視野來面對生命探索了。

雖然,筆者並非哲學系所畢業,但已從事ASC意識導引技術及帶領身心靈工作坊十餘年,並在心靈科學的教育講學已十多年。這段期間裡,偶會聽到,有些宗教師、心理師,心裡面也產生了問題;身為張老師的,和先生無法溝通,家庭也產生了婚變;甚至精神科醫師的,自己也變得不太正常;乃至發生了心理諮商師跳樓自殺的新聞事件,而之前富士康的員工集體跳樓事件,更震驚了全球,這在在都顯示出,傳統宗教或心理理論、精神分析與技術,已經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元素了,而這元素,就是盡量發展新時代身心靈的全我觀,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生命最好的治療師。

同時,筆者也深覺,生命教育的工作,並不應該是在出現具體問題以後才開始,有些只是因著對生命的迷惑(如筆者的經歷)才會有日後的延伸問題的出現。我深信,專業的知識必須建立在培育一位具有完整健全人格發展的基礎上。因此,在教育工作上,除了專業知識的教授外,更應給予學子們有關「身心靈全我」之「全體生命」樣貌的認知,來輔助既有的宗教、心理或哲學體系之學識。

僅以此文拋磚引玉,望日後能結合有志之士,共同爲推動台灣身心靈全人教育的未來發展一起攜手努力,期能達太史公所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之生命底蘊,同時,在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自我之生命時,更期能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無懼」的生命形象,從此航向天際。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ri博士 的頭像
    Hari博士

    賽能力魔法學校

    Hari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